第182章 紧张准备中-《芯片的战争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当然,有些事情还需要坐下来慢慢谈的,而且是要双方有诚意的谈。

    1991年4月19日,余子贤团队与ASML达成关于引进PAS  2300定制版(1.2微米工艺制程)的初步协议。

    又经过一星期的详细内容谈判,香积电和ASML对于两台PAS  2300定制版光刻机的交货方式、合同货款支付方式、设备安装到厂指导、设备运行维护等等合同内容都有了详细的合同约定。

    其实,一星期的集成电路设备销售谈判,时间还算短的。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达成协议,还是因为余子贤和代表ASML的里托斯两方都做了相当的让步。

    谈判的本质就是妥协中的你进我退或者你退我进,简而言之就是妥协与让步!

    一方面,余子贤的香积电作为芯片制造厂家,本来在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就严重受限的情况下,不能将ASML得罪太狠。至少在五年内,余子贤不敢得罪ASML,除非后期,余子贤的布局能够有什么拿捏ASML的技术。

    而另一方面,此时的ASML在PAS5500光刻机即将上市的档口,能够稳住余子贤是最好的。在余子贤做出了不散布任何不利于ASML信息之后,ASML答应了免费升级至PAS2300的承诺,同时在负责设备的到厂安装,配合其他家进行最后的生产线设备联试……

    最为关键的是,余子贤在得到ASML答应保证此时放置在苔积电的两台PAS  2300的质量,并且答应暂时放弃马上引进1微米工艺制程的PAS  2500之后,ASML投桃李报,答应在半年后为香积电引进PAS2500,或者两年后引进PAS5000提供方便,也就是不设置障碍。

    为什么要设置时间限制,当然还是ASML害怕美国人的干涉,或者影响他们在美国的市场。

    4月28日,完成PAS2300(定制版)引进合同谈判之后,参与谈判的香积电人员在余子贤的组织下,只是简单举行了一个聚会,甚至都来不及搞一个正式的庆祝晚会。

    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,佟若愚要完成香积电剩余委托订单最后的生产任务,哪怕是24小时生产。

    去年年底收购蔡氏晶圆厂的时候,在得知蔡俊杰正在搞1.5微米制造工艺研发,而且快要成功的时候,余子贤就计划对生产线进行升级,所以刻意的减少了芯片制造的部分订单!

    鹿岛智树需要返回曰本,完成另一项任务——寻找一家技术过硬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建安公司。

    而曹飞他们不仅需要完成完成其他配套设备的采购合同的谈判,而且好需要确保所有设备在一个月之内被安全运送至香积电。赵敬返回曰本,也会加入曹飞的合同谈判队伍。
    第(2/3)页